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不超过25个字符
输入8-16位密码
两次密码不同
完成注册
注册即代表您同意旅行荚用户条款

游莫高窟

莫高窟

2018-09-27 21:06:19

  • 820阅
  • 5赞
  • 0评论
  • 0收藏
  • 出发时间:2014-07-22
  • 出发地点:敦煌市

洞中的生命在狂欢,壁上的灵魂在飞舞,荣耀与耻辱吞吐了上千年。这就是莫高窟。

游莫高窟

黄显德

2014年12月16日

 

第七天(22日):

莫高窟起于何时?它又是怎么发展的?

莫高窟有多大?到底有哪些主要内容?

莫高窟壁画有多少?

莫高窟彩塑艺术到底咋样?

莫高窟建筑艺术到底如何?

 

时间:2014年7月22日上午

地点:莫高窟

内容:摘自《旅行的幽思》(黄显德著,文化发展出版社,2016年10月第一版),文字有增删改动,照片是本次增加的。

 

    22日早上,我们匆匆吃完早餐,便一路驱车前往神秘的莫高窟。其实,我这是第三次来莫高窟了。前两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这里比较简陋,仅仅有一个售票口。当时,敦煌石窟文物研究陈列中心正在动工修建,还没有现代数字展示等服务设施,纯粹看实际洞窟。不过,当时看的洞窟比现在要多些,只是看不懂而已,有导游解说也听不明白。这一次,在前两次的基础上,带着一个普通游客的基本问题走来了。

 

莫高窟起于何时?它又是怎么发展的?

 

莫高窟,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东临苍润高峻的三危山,西靠柔和秀美的鸣沙山。三危山和鸣沙山皆为敦煌八景之一,名副其实。

三危山,又名卑羽山,“三峰耸立,如危欲堕,故云三危”。绵延60公里,主峰隔宕泉河与鸣沙山相望,正对莫高窟。“危峰东屹”的三危山圣境,在敦煌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三危”是史书记载中最早的敦煌地名。《尚书·舜典》载:“窜三苗于三危”。后在《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在公元二世纪后半期,东汉敦煌人、著名学者侯谨在此著书立说,传为佳话。如今的三危山上,有山门牌坊、王母宫(三危楼)、观音井、阿弥陀佛殿、观音殿、龙王庙、平安庙、释迦牟尼大佛、老君庙等庙宇宫观建筑,以及远山上的乐堂和各种碑刻、塑像等,层序井然,环环相扣,无不渗透古朴典雅的气息和庄重肃穆的氛围,无不彰显兼容的胸怀和恢弘的气魄。其中,观音井至今水质甘甜、情深意长,到此旅游,不可不尝。诸多景观也多与西王母瑶池、三青鸟等神话传说有关,赋予了三危山神奇的魅力!三危山,历经风雨沧桑,却依旧香火兴盛,缘何?一派佛家佛光胜景,一派道家天宫景象,它是莫高窟的摇篮,是宗教艺术的名山!“危峰东屹”,因其佛光而建莫高窟;登此第一圣境,一览“千佛灵岩”,一窥莫高窟之源!




莫高窟,隐藏于一片沙海之中的崖壁上,对面便是三危山,背后是鸣沙山。一条清冽的宕泉河由此流出,将鸣沙山东第四纪早期的酒泉砾石层切割成了南北长达1700多米、高约15-30米的直立悬崖。宕泉河自南向北流淌,穿越戈壁沙漠,曲折跌宕,古称宕泉。其间,它流经鸣沙山下的月牙泉,无声无息地消失于戈壁瀚海之中。莫高窟门外的那段宕泉河,河床平坦宽阔,平时为清澈小溪,河谷袒露干涸;涨水则为宽大河流,河谷水漫湍急。正是这样一条河流,赋予了这一方勃勃的大漠生机!两岸,红柳丛生、草木青绿,伴有野草驼刺的零星点缀和低调凄清;两山,睦邻相对、恋人相依,背负沙海戈壁的万径踪灭和荒凉凄苦;莫高,千年孕育、万世朝圣,总有沧桑变迁的喋血伤痕和临风歌泣!没有两山的妙手丹青,哪有宕泉万古流淌的勃勃生机和雄壮生命?没有宕泉的日积月累,哪有莫高千年享誉的隆重道场和历代遗风?没有莫高的旷世情怀,哪有敦煌荟萃的灿烂文化和历史烟云?莫高,莫高,我们永远的莫高!

至于为何取名为莫高窟,或许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是“沙漠中的高处”而成为“漠高窟”,由于古时“漠”与“莫”相通,故称为莫高窟;二是因为佛家认为建造修禅洞窟是最高修为、功德无量,所谓莫者便是再无超过这种修为的修为了,所以,将这里的洞窟取名为莫高窟。到唐武则天时已超过千余窟,故莫高窟又俗称千佛洞。由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石窟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敦煌石窟艺术群。




公元四世纪,中原战火不断,河西相对安定,内地僧人纷纷前往敦煌,开始了石窟的建设工作。在东晋永和八年(352年),佛教徒开始在此创建洞窟。之后,据莫高窟佛龛碑记,在五胡十六国(304—439)的前秦(350年—394年)建元二年(366年),“有沙门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意思是说有位叫乐樽的沙门当时云游到此,见三峰对峙的三危山,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耀、光芒万丈,浑如万佛现身、佛祖显灵,好一派奇妙的佛光景象,于是受到启示便在对面的鸣沙山崖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凿仙窟以禅居”。此后,法良禅师等佛门弟子相继在此建洞修禅。正是乐樽的虔诚和灵性,孕育了莫高窟千年的生命。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事频繁,所以这时的壁画雕塑较多地体现了驰骋沙场、奔放豪迈的特点,将强悍与苦难汇合成青褐浑厚的色流,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因为统治者崇信佛教,所以发展迅速。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为洞窟开凿的前期,形制分为供僧人居住、修禅的禅窟,带中方柱的塔庙式窟和方形平面的佛堂式窟三种。主体造像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情,但在模仿制作中,渗透了民族的审美理想和本土文化。在北朝初期以前,中国文化特色逐渐鲜明,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形象;在北朝后期,佛像的造型趋于更加丰腴浑厚,面相圆润俊秀、修眉细目、面带微笑,已有相当的人性化。

到了隋唐时期,莫高窟因为丝路繁荣而兴盛,凿洞窟千余。这一时期,艺术成就走向成熟,成为敦煌艺术的鼎盛时期。公元六世纪末,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分裂局面,加强了对西北的统治。因隋朝皇帝崇奉佛教,故虽短短37年,但莫高窟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在形制上承袭北朝结构,但龛室加深,雕塑逐渐从贴壁的高浮雕走向脱壁的圆雕,造型更趋世俗化,已接近中国人标准身体比例,壁画雕塑的主体性和独立性逐步得到充分发挥,色流畅快柔美。正如余秋雨在《莫高窟》中所写,随着运河“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而唐代呢?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莫高窟也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仅至武周圣历元年 (公元698年),已开凿“窟室一千余”。此后,雕塑的体积、规模、数量集聚增多,体裁广度和艺术成就空前绝后,充分体现了盛唐之风。莫高窟最大的塑像—34.5米高的北大佛像,气定神闲,象征着唐代国力鼎盛。此时期的雕塑,普遍进行了彩色金箔妆銮,被称为“彩塑”,与周围斑斓的壁画一起,构成了奇妙的艺术场景,色流瑰丽豪华、生命跳腾。正如余秋雨先生所描绘的,“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这里总是“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总有让你双足腾空的色彩喷出,“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隋唐两代是敦煌飞天艺术的极盛时期,完成了中国化、女性化、世俗化、歌舞化的历程。飞天的演变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艺术手法上,中国的线条勾勒表现后,又用西方的“晕染法”填充颜色,所以,人物表情如此生动,如此富于质感。

自五代至明代,艺术水平没有长足改进,总体显得僵硬空虚。五代时期,像秋雨先生描写的,“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逐渐沉着”。色流变得温煦沉着,色彩变得有些灰暗,舞姿变得有些拘谨,气氛变得有些沉闷。五代及宋代,河西地区相对稳定,统治者及僧、民又开凿了许多洞窟,并对前代洞窟进行了全面维修。北宋,美妙的音色显得阴沉孤单,色流变得拘谨雅丽。西夏统治期间,虽然信奉佛教,但几乎没有开凿洞窟,仅是对以前的石窟加以改建或修补。到了元代,密宗佛教盛行,所以期间开凿的石窟均带有密宗色彩。此时的色彩中很难找到红色,色流变得沉默冷清。宋元之后,莫高窟进入衰落期。北宋、西夏和元代,仅以修缮原有窟室为主;元代以后停止凿窟,渐次冷落荒废。特别是在15世纪以后随路上丝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新建并逐渐被湮没于黄沙戈壁中,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外。尤其在明朝封闭嘉峪关之后,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莫高窟更经风雨和人为的破坏。直到18世纪中叶,清朝改沙洲卫为敦煌县,莫高窟才又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20世纪初,各国探险家割据瓜分和巧取豪夺,使莫高窟遭受了又一次的浩劫。蓝天下的沙洲,历尽兴衰,依然昂首挺立在中国的西部,光耀着华夏的辉煌;白云飘过的莫高窟,历尽沧桑,依旧如璀璨的明珠光焰夺目,神采飞扬!也许从佛祖的第一道灵光在此显现开始,也许从凿出第一个洞窟开始,莫高窟的命运就注定了与一个民族息息相关,不管是惊现出世还是湮没黄沙,都始终绽放光芒、大放异彩!




敦煌曾经的辉煌,像纪录片《永远的敦煌》中说的那样,“当朔风与黄沙蚀尽最后一丝荣光,它也无法跳出盛极而衰的宿命。”衰落的敦煌被人渐渐遗忘,如学群先生在《敦煌》中的开篇语,“大地苍凉而贫瘠,宕泉河已经干涸,只剩时间和风在河床上流淌。一段最鲜活的历史就住在这贫瘠的表皮下……”,直到公元1900年藏经洞的惊天发现!在20世纪上半叶,神圣的艺术殿堂呈现出一派萧条残败的景象,流沙掩埋、崖体坍塌、塑像倾倒、壁画裂落、酸碱等一系列病害不断滋生。更为不幸的是,藏经洞6万余件的敦煌遗书,这些文化艺术瑰宝,并未得到清朝腐败政府的应有保护,致使闻风而至的外国探险家和强盗们利用王圆箓的愚昧无知和短浅目光,进行大肆掠夺,捆载而去,分散于世界各地,劫余部分被清政府运至北京入藏京师图书馆。之后,莫高窟的厄运接踵而至,英、法、俄、日、美等国所谓的探险家们对莫高窟的经卷文书、壁画彩塑进行肆无忌惮的抢掠和盗窃,分藏于各国公立机构和私人机构。文物的大量流失,自然和人为的双重摧残,莫高窟的完整性、系统性已遭受严重破坏,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对于莫高窟的屈辱,我曾经读到一首诗叫《释敦煌》,写得深沉,其中有这样的感叹:“历史岁月的悲长,痛彻骨髓的伤,被强盗掠夺破坏的艺术,鲜血在流淌。飘零在强盗博物馆里的瑰宝,都印着华夏思想的源远流长。”

在莫高窟文物经历劫掠风潮的过程中,国人反帝爱国热情高涨,文物主权意识也开始觉醒了,于是,相继成立了古物保管协会、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艺术和文物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敦煌艺术的魅力也吸引着像李丁陇、张大千、常书鸿等一批又一批美术家、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和学者来到敦煌,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着探索、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并传播敦煌石窟艺术,形成了让国人骄傲的敦煌学。建国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在战争破坏、风雨摧残、探险家盗掠等严重的情况下,成立了敦煌文化艺术研究院,开始对敦煌艺术进行系统保护、系统研究、系统挖掘和系统传播,敦煌文化艺术又进入了一个兴盛发展的新阶段。

莫高窟非同凡响的曲折经历,折射出其文化艺术的深邃而伟大。有昔日辉煌灿烂的千年历史,有后来荒凉败落的劫后余生,更有今朝神采飞扬的举世朝圣!正如曾经读到的那首《释敦煌》中吟唱的那样:“难道你没有发现强盗也变了模样,用礼貌语问候东方,这是华夏艺术的力量,涤荡洗净强盗丑陋的狂妄。无论飘零到哪里的一件艺术,任何一个角落或天堂,都展示华夏民族的博爱光芒。敦煌!在华夏辉煌!在世界辉煌!永远的敦煌!”

 

莫高窟有多大?到底有哪些主要内容?

 

我们了解了莫高窟的形成和发展,那么,它又有多大、内容如何呢?

神秘的莫高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西夏、元等历代兴建,共长1700多米,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排列五层,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形如蜂房鸽舍,规模巨大,异常壮观。历史上有洞窟千余,现存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崖面长1000余米,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塑像。北区崖面长700余米,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塑像,已编号并入南区,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瘗埋的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在历经风雨沧桑之后,沉寂荒凉,残破萧瑟。南北两区有壁画4.5万多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还有经卷文书及文物若干,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它与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石窟。莫高窟声誉世界闻名,远超其它石窟,原因有三:一是开凿年代久远,有1600多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三是各种艺术造型精美绝伦,无与伦比,简直就是艺术的天堂。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在南北相距千米之内,却呈现出绚丽与苍茫、妙曼与粗粝的巨大反差,折射出了莫高窟的丰厚与深邃。神秘的莫高窟,如沙海孤岛,隐于地广人稀之中;神奇的悬壁幽洞,若隐若现,藏于荒草古木之中;丰富的壁画彩塑,美轮美奂,布于洞窟之顶部与四周;神怪的故事传说,将信将疑,飘于这片神圣领地之上空。赵朴初先生曾写诗赞曰:“莫高窟,举世莫能高。瑞像九寻惊巨塑,飞天万态现秋毫。瞻礼涌心潮。”






    辉煌的莫高窟,是融集壁画、彩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彩塑为辅的大型石窟寺。这些生动的壁画、形象的彩塑和古老的建筑,绚丽多彩,神态各异,雄伟瑰丽,不仅带给我们一次次的视角震撼,而且引起我们一次次的心灵震颤。它们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是兼收外来文化艺术之长的民族化艺术,是中华文明发达的象征。难怪学群先生感慨万千,他在《敦煌》中深情地写到:“时光早已远去,那些曾经吹过旷野的风还留在衣带上;描绘的手早已化入尘埃,从他们手底流溢出来的色彩还在;丰美的水草已成荒漠,从那里生长起来的繁荣却留在洞窟里。”

 

莫高窟壁画有多少?

 

莫高窟的壁画是惊人的,也是让人自豪的。

我们走进洞窟,环顾四周、窟顶和佛龛内,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丰富多彩的飞天、伎乐、仙女等精美壁画,飞檐走翘,雕梁画栋。穹窿的精巧设计和壁画的精心绘制,实现了艺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将古朴与豪华、雄壮与哀婉、伟大与渺小、光明与黑暗完全融合于每一个不大的空间,体现了强烈的时空立体感,给人以安静祥和的意境。站在这里,可以聆听悠远的故事,感受神奇的魅力,领略无穷的奥秘;站在这里,可以分享视觉的盛宴,体味文化的内涵,洗涤心灵的尘埃。这里呈现的万千壁画,五彩缤纷,光怪陆离,内容博大精深,有佛经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有神怪画、供养人画像,也有各种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讲述的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画作。这里所展现的,像学群先生在《敦煌》中写到的那样:“灵动的肢体,飘飞的衣带,蘸着宝石的颜色自如地流转。”




这里的每一块壁画都像一张名片,讲述着敦煌千百年来的历史故事。壁画讲述的故事主要有五类:一是佛教传说故事画,讲述佛经中各种故事和释迦牟尼生平事迹,如乘象入胎、半夜逾城等壁画;二是本生故事画,讲述因果轮回和苦修行善的故事,如九色鹿舍己救人、萨垂那舍身饲虎、须阁提割肉奉亲等壁画;三是因缘故事画,讲述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被普度的故事,如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等壁画;四是佛教史迹故事画,讲述佛教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人物相结合的题材,如张骞出使西域等壁画;五是比喻故事画,讲述释迦牟尼给佛门弟子讲解的富含人生哲理的故事,如神话寓言,这些例子大都源于古印度和东南亚地区。面对如此丰富的历史故事和神话寓言,学群先生在《敦煌》中赞叹:“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这般高扬飘逸,这般酣畅淋漓,这般辉煌壮丽!”




这些壁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这简直就是一场线条与色彩的盛会,乐舞和音乐题材方面的壁画就是其中的典型。有200多个洞窟的壁画涉及音乐题材共4500多件,其中,有500多组不同类型的乐队,有40多种不同类型的乐器。壁画中的乐舞,尤其是飞天舞属于全人类的艺术精品。飞天,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能奏乐,善飞舞,是香艳的菩萨。这里的飞天,不像希腊插翅的天使,也不像古印度腾云驾雾的天女,而是我们民族艺术家们用绵长的彩色飘带使女性柔美轻盈的身体漫天飞舞,是我们民族艺术的一个绚丽形象。美丽的飞天,舞了千年,舞出了形,舞出了灵魂,也舞出了辉煌。难怪学群先生在《敦煌》中发出了如此感慨:“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从绸带的飘飞里,我听到一股强劲的音乐。那是生命的狂欢。生命在洞壁上奔涌了一千年。”

飞天舞中可以看到两个比较典型的舞蹈动作:胡旋舞和反弹琵琶。胡旋舞引人入胜,以表演旋转为主,节奏明快,转起圈来风驰电掣。这种大型乐舞表演的场面,可以从壁画记录中窥见一斑。反弹琵琶的舞姿最引人瞩目,极富动感、张力和活力,那名扬海内外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此,并因此而刮起了一股敦煌艺术旋风。有评说,《丝路花雨》以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题材,以和平和友谊为主题,通过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与波斯商人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故事,以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将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形象地再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歌颂了劳动人民创造敦煌文化的光辉艺术形象和中外人民友谊源远流长的动人故事。舞剧由沈晨、徐成华总编导,首创于1979年,被新闻媒介赞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为中国舞蹈剧开辟了新路”。因为它集多国、各地的民间古典歌舞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故被称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成为东方艺术的奇葩,并被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剧之作,载入中华民族艺术史册。王力先生观后写诗赞曰:“敦煌壁画国瑰宝,美女飞天人醉倒。盛唐风流今又是,舞台再现非常好。”

据说,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不过,现有这些琳琅满目的壁画,同样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形象史料。如果把这些洞窟的壁画进行排列,可以伸延30多公里长,是世界上长度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所以,这里的壁画以丰富多彩著称于世。面对如此浩瀚精美的画廊,在曾经读到的那首《释敦煌》中有这样的深情赞曰:“我不愿意走进你风动的墙壁,怕我呼出的浊气污染了你天衣舞裳。我感叹我敬仰,把艺术融进每寸墙壁的巨匠,把灵魂融进艺术的巨匠,铸就了传世的敦煌,他们的功绩万古流芳。”

 

莫高窟彩塑艺术到底咋样?

 

    莫高窟的彩塑艺术,同样令人震撼,让人骄傲。

我们在洞窟中,除了目睹精美的壁画外,还看到了众多的彩色雕塑,它们是木架结构的,个个栩栩如生。据说,这里是因为土质松软,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造像除南北四座大佛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彩塑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精巧逼真、惟妙惟肖的彩色雕塑个性鲜明、神情怡然、神态各异、衣带飘逸,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威猛的力士;有高达34.5米的北大佛像,气定神闲;还有长达16米的卧佛,侧身而卧,眼睛微闭,神态安详。这些彩塑威武中透着沉稳,恬静中藏着刚毅,与色彩斑驳的万千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共同承载着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的荣辱变迁,共同见证着朝代更替、兴衰存亡的历史沧桑!这里的每一尊彩塑都是雕塑与绘画的有机融合,线条的流畅,刀工的精细,把人物形象雕刻得珠圆玉润、栩栩如生;这里的每一尊彩塑都是艺术与信仰的完美结合,眼神的传情,肢体的达意,把梵净世界缩影到生死轮回、炼狱重生。意外邂逅蒙娜丽莎的微笑,好生诧异,哦,原来比达芬奇早了好几百年!在这里,彩塑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逼真传神的泥质彩塑,洞藏千年,为何总有唳血唳泪的片片伤痕?是因为千年的雨打风吹,还是因为曾经的呼天怆地?慈眉善目的石胎大佛,座卧千年,为何总有屈辱疼痛的临风歌泣?是因为千年的沧桑变迁,还是因为曾经的苦难不断?




大型古典舞蹈《敦煌彩塑》,将深藏千年的彩绘塑像、浮于墙体的石壁画作演化成活,一位位仙女不甘洞窟的冷落孤寂,一心向往凡尘俗世,于是一步步走出洞壁,走上舞台,走向人间烟火。舞蹈由罗秉钰编导,首演于1980年。演出之后,获得了一致的好评。有评说,该舞蹈就是从洞窟神态各异的雕塑和丰富多彩的壁画中汲取了创作灵感,把千姿百态的舞姿作为创作源泉,把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阿南和观音菩萨的神态作为舞蹈形象的依据,把“温、稳、庄、静”作为舞蹈表现的基调,塑造了一位善良朴实、温柔文静、委婉高雅、端庄秀丽的古代女神形象。分三个部分表现:第一部分是女神以轻盈的步伐、婀娜的舞姿、飘逸的服饰,随着音乐的起伏跌宕,在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将一个朴实自然、秀美端庄的舞蹈形象表现了出来。看吧,一位女神在彩云的烘托下从天而降,在扭腰、翘臀、倒头三道弯的动作体态中,充分展现了敦煌壁画舞姿的最大特点——曲线美,充分展现了女神的整体形象,让人品味到梦幻般的诗意美。第二部分是女神用不急不慢、稳健灵活的舞蹈动作,展现出雍容华贵、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通过乐曲情绪的抒情转变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舞姿变化,将女神性格和中国古代女人温柔、善良、典雅、娴静的含蓄之美,与舞台意境完美融合,把人带入了仙境般的佛国胜境。第三部分是女神用悠然自得的神情韵味,再现重返莲花宝座的形象。女神在展现人体美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的审美韵味和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折射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体会到白居易所写“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歌脸有情凝睇久,舞腰无力转裙迟”的意蕴。《敦煌彩塑》把石窟彩塑和壁画变成活生生的仙女,展示了唐代艺术特有的审美标准、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舞蹈以纯粹的人体美,展现唐代女性的典雅风韵,再现敦煌舞的魅力,体现一种中国文化深厚积淀的艺术魅力,真正成为了活的雕塑,动的画卷。

《敦煌彩塑》与《丝路花雨》、《千手观音》共同成为敦煌舞创作的三大里程碑!

 

莫高窟建筑艺术到底如何?

 

莫高窟的建筑,独具民族特色,其艺术水平精湛独到。纵观整个石窟建筑,简直就是建筑艺术的殿堂。

那些石窟形制,多种多样,大小不一,有禅窟、殿堂窟、大像窟、涅槃窟,也有中心塔柱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等。据说,洞窟之外,原来还有木造殿宇,有走廊、栈道相连,方便参禅和宗教活动。不过,多以毁坏,但仔细观看,尚留残迹。另外,还有古道特色的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多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




现在,保存较完整的建筑,就是那五座唐宋时期的木构窟檐,这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还有民国时期重修增高的九层窟檐,这是莫高窟的标志。九层窟檐,正位于崖窟中段,与沙山崖顶等高,檐牙高啄,巍峨壮观,雄视三危山。外观轮廓,其木构为土红色,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内有弥勒佛坐像,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座大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窟檐外开两条通道,可供抵近观赏,又可内部采光。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增高为九层造型。看着这尊顶天立地的大佛,我们为它山一样的巍峨壮观而折服,为它水一样的平静细腻而感动,为它蕴含生与死的伟大意义而惊叹!像学群先生在《敦煌》中写到的那样:“在生的追求拓展到死后,神在众多的生命中坐直了身子,让后来的人惊叹生命的伟大。”

莫高窟的这些建筑,明显地吸收、消化了外来艺术,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它们与洞窟、壁画、彩塑一道把敦煌石窟艺术推向了精湛的巅峰,并长期经历风沙的洗礼,经历战争的摧残,经历强盗的掠夺,经历人们的无知……这里的唐宋窟檐、九层窟檐,承载了千年的屈辱痛苦,悲了侠肝义胆,悲了烽烟长河,悲了这片圣洁美丽的白云蓝天;这里的洞窟殿宇、走廊栈道,酿出了千年的窖藏美酒,醉了热血柔肠,醉了风花雪月,醉了这个钟灵毓秀的大千世界!


~THE END~

发表
  • "

相关目的地

印度

  • 关注我们

  • 旅行荚公众号
  • 旅行荚内测群

版权所有:旅行荚Copyright © 2019, triptot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7032384号

冬天到了,阿尔卑斯山脉下的房子银装素裹,一片白茫茫
青山依旧—黄显德